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0:34 点击次数:182
“利润暴跌55%!”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惊雷,狠狠劈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神经上。7月8日,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预告,像一颗定时炸弹,引爆了全球市场的关注。
就在这份预告发布的短短几个小时后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便毫不留情地对韩国“掀桌子”——宣布将从8月1日起,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高达25%的进口关税。一边是利润大跳水,一边是盟友“挥刀相向”,三星的下半年,注定艰难。
更令人寻味的是,三星在财报中罕见点名美国,称其“芯片出口政策和AI限制”是导致业务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话音未落,特朗普的“关税大刀”便落下,这种戏剧性的连锁反应不仅让韩国政商界哗然,也让国际舆论瞬间沸腾。三星的“爆雷”,究竟是偶然,还是早已被美国精心布局的“连环计”?
7月8日,三星电子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,公司4月至6月的营业利润仅为4.6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239.9亿元),同比暴跌55.94%,环比也下滑了31.24%,创下过去六个季度以来的新低。营收虽然勉强维持在74万亿韩元,但已无力掩盖这场利润“滑铁卢”的惨烈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一数字远低于市场预期——金融信息公司联合Infomax此前预计的利润是6.0069万亿韩元,结果实际数字低了整整23.4%。三星股价随即应声下跌,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绿,市值蒸发超过千亿韩元。
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“业绩爆雷”,三星并没有选择沉默,而是罕见地将矛头直指美国。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指出,芯片库存激增、AI芯片交付推迟、以及美国针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限制,是导致其利润大幅缩水的关键因素。
这不仅揭示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更暴露了美国政策对盟友的“反噬效应”。尤其是在高带宽内存(HBM)领域,三星的窘境更是显而易见。
尽管公司声称已向AMD、博通等客户交付了HBM3E芯片,并计划下半年量产HBM4,但由于未能获得英伟达的性能认证,三星错失了这波AI芯片热潮的关键市场。
对比之下,SK海力士早已将12层HBM4样品送至英伟达手中,成为其主要HBM供应商,美光科技也紧随其后,形成了“你追我赶”的竞争态势,而三星则被远远抛在后头。
业内分析预测,2025年HBM市场份额中,SK海力士将占据57%,三星仅为27%,美光为16%。曾经的“霸主”,如今却落得“边缘选手”的局面,令人唏嘘。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三星的代工业务也呈现出持续亏损的趋势。据分析师估算,2025年上半年,三星在代工领域亏损将超过4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210亿元),主要原因是未能吸引像英伟达、苹果这类大客户,以及与台积电在技术制程和良率上的差距逐年扩大。
这不仅拖累了整体业绩,也进一步暴露了其在高端芯片市场的竞争短板。正当三星承受业绩重压之际,美国的“关税大棒”重重砸下。美东时间7月7日,特朗普向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公开信,宣布将从2025年8月1日起,对所有韩国产品征收25%的关税。
这不仅包括手机、家电、汽车等传统产品,也可能波及三星赖以生存的半导体出口。尽管目前智能手机和芯片尚未被正式列入加税清单,但特朗普已多次放话,未来将“全面覆盖”。
更令人心惊的是,特朗普还明确表示,任何试图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关税的做法,将被征收更高税率。只有在美国本土生产,才能获得“豁免”。换句话说,特朗普正试图强迫三星等企业将生产线搬到美国,以实现其“制造业回流”的政治目标。
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政策风暴中,三星显然有些措手不及。原本寄望于通过HBM业务翻身的计划,如今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。而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希望——即将发布的新一代超薄折叠屏手机,也可能被美国的关税打乱节奏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去年增长了12%,达到1720万台,但三星的市场份额却从54%下降至45%。面对苹果、小米、华为等对手的步步紧逼,三星的“招牌业务”也不再独占鳌头。一旦美国对智能手机加税,三星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恐将进一步动摇。
与此同时,三星的“老对手”LG电子也遭遇了“滑铁卢”。7月7日,LG发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指引,预计营收为20.74万亿韩元,营业利润为6391亿韩元,分别同比下降4.4%和46.6%。LG表示,全球市场消费复苏缓慢,贸易政策变化剧烈,导致关税成本上升,竞争加剧。
可以说,美国对韩国的连番施压,已全面影响到韩国整个制造业体系。而这场风暴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一个更为深远的战略意图——遏制中国的同时,也“收割”自己的盟友。
近年来,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展开了极为严苛的遏制政策,限制AI芯片出口、打压中国芯片企业、拉拢日韩构建“芯片联盟”……看似强硬,实则短视。美国本意是希望通过对华封锁巩固技术霸权,然而现实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三星就是最明显的例证。作为美国长期的坚定盟友,三星在配合美国对华政策方面从不含糊,但如今却成了“第一批被收割的对象”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不仅令韩国政府措手不及,也让整个韩国政界感到愤怒与屈辱。
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回应中甚至表示:“根本不知道美国想要什么。”而日本前防相石破茂更是当众“硬刚”特朗普,指出这是对盟友利益的严重践踏。日韩这对“亲美兄弟”,如今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。
在芯片产业的全球博弈中,中国正悄然崛起。过去,由于技术、市场、供应链等多重障碍,中国芯片企业发展缓慢,甚至常常被国际巨头“卡脖子”。但美国的系列打压政策,反而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“催化剂”。
如今,中国在芯片设计、制造设备、晶圆代工等领域实现了“弯道超车”的突破,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技术方案。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,中国芯片产业链越发完善,技术实力不断提升,逐步摆脱了对美日韩的依赖。
三星、美光、台积电等曾经的领跑者,却在美国的政策博弈中,陷入了内耗和动荡。这场全球科技产业的“权力转移”,已经悄然开始。
面对惨淡的第二季度,三星并未完全失去信心。公司表示,下半年代工业务亏损有望收窄,HBM产品也将逐步扩展供应范围,尤其是对英伟达的新一代GPU产品“Rubin”的合作,或将成为突破口。同时,三星还宣布将回购价值3.9万亿韩元的股票,以稳定市场信心。
尽管前路荆棘密布,但三星依旧不愿放弃“翻盘”的希望。这场“利润暴跌+关税重击”的双重危机,不仅是三星的至暗时刻,更是整个韩国制造业的“警钟”。曾经紧随美国脚步的亚洲盟友,如今却成了被牺牲的“棋子”。
中国,在这场全球科技浪潮中,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。当西方盟友纷纷陷入自我博弈时,中国科技产业正在蓄力崛起,真正的“东方力量”,已悄然觉醒。
三星的今天,或许正是某些国家明天的写照。风向已变,唯有顺势而为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下一篇:没有了